看不见的大猩猩
无处不在的六大错觉
3. 说明:
所有的听书内容都是「免费」的,您可以在我们的网页上听,有更多有关此书的相关内容;或选择在各大podcast(播客)平台上收听。当然,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是有价值的,而你经济上也行有馀力,想给与咱们一些实质上的鼓励与支持,也可以选择酌量打赏。
《看不见的大猩猩:无处不在的6大错觉》:“看不见的大猩猩”是心理学史上知名的实验之一,在实验中,大约一半的人没有看见大猩猩。这个实验告诉我们,即使明显的信息也会被我们漏掉。在实验中,看不见大猩猩没有关系。但看不见生活中的“大猩猩”,你却可能犯下致命的错误。生活中的“大猩猩”,可能是在你开车时跑到你面前的一个小女孩、可能是地上的一个香蕉皮、也可能是一条重要的股市信息。
5.查看更多:
作者简介:
克里斯托弗·查布利斯 丹尼尔·西蒙斯
克里斯托弗·查布里斯(Christopher F.Chabris),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现就职于联合学院。克里斯托弗?查布利斯是权威的心理学专家,因“大猩猩实验”荣获2004年“搞笑诺贝尔奖”。丹尼尔·西蒙斯(Daniel J.Simons),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现就职于伊利诺斯大学。丹尼尔?西蒙斯是权威的心理学专家,因“大猩猩实验”荣获2004年“搞笑诺贝尔奖”。
6. 目录
引言:看不见的大猩猩
第1章 注意错觉——“看到”不等于“看见”
美国高科技核潜艇怎么成了睁眼瞎,撞上了日本渔船
一票难求的艺术大师,为什么在街头表演时经营惨淡
边开车边打电话,真的比醉酒驾车危险得多吗
第2章 记忆错觉——“记得”不等于“记得准”
记忆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靠,为此当事双方经常各执一词;
意外的微小变化是无法觉察的,耗资1亿的《泰坦尼克》也难免穿帮;
栩栩如生的记忆不可靠,小布什和希拉里就是记忆错觉的牺牲品。
第3章 自信错觉——“自信”不代表“能力强”
自信与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,尽管,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好过平均数;
人多的力量未必大,2个人只能比1个人更自信,决策却未必更正确;
准确与自信一点儿关系都没有,因此自信的证人未必更靠谱。
第4章 知识错觉——“知道”不代表“明白”
“熟悉知识”与“掌握知识”不是一码事儿,复习再充分,也可能考砸。
知识永远是过时的,所以经济模型也拯救不了雷曼兄弟
知识的预见不如变化快,因此工程预算永远是要追加的
第5章 因果错觉——“相关”并不是“因果”
人们喜欢从巧合中寻找因果,于是我们真的相信“下雨天就会关节痛”
人们总是认为先发生的是因,后发生的是果,“接种疫苗,会让孩子患上自闭症”便成为了新闻话题
第6章 潜能错觉——“潜力”并不是“无限的”
人们愿意相信自己的大脑只开发了10%,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挖掘方法;
我们更愿意相信“玩玩就能变聪明”,因此任天堂游戏赚得盆满钵满。
结语:直觉:只是一个传说——避免错觉的方法
译者后记